当前位置:北京生活都市网 >> 旅游 >> 大理崇圣寺旁三文壁村《大理石街》文字搜索处士街
大理崇圣寺旁三文壁村《大理石街》文字搜索处士街
小时候因为迟到放学抄这篇课文被罚款,印象特别深刻。斯通那些城堡般的房子和狭窄的街道经常让我着迷。可惜十几年前去大理的时候就忘了,所以这次特地去了一趟。
《大理石街》文本
文中指出,处士街在大理崇圣寺附近,但在网上搜索处士街的信息比较困难。经过苦心经营,我发现了崇圣寺南侧的三文壁村世代以生产大理石闻名的信息,这一定与处士街有关。三文壁村这个名字来源于相邻的崇圣寺三塔。大理因其形似三竖毛笔,一直号称“文学名邦”,可见其文化自信。
大理崇圣寺三塔风光
从三台看三文壁村全景
走在三文壁村,可以看到白墙黑瓦的漂亮院子,偶尔还能找到残存的石墙或斯通家的一角。村里只有三条有名字的街道:文碧路、金源巷、金溪巷,其中文碧路最长,沿途分布着村委会、菜市场、餐馆和商店。我仍然找不到处士街的线索。经过多次询问,我在供销社遇到一位80岁的老人。他向我清楚地指出了处士街的位置。
三文壁村的白族民居
文碧路起点,街牌下可以看到远处的三座塔
三文壁村村民委员会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位于魁星阁附近,南北走向,长约50米,没有任何标志。经过反复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我确认这应该是处士街的遗迹,原因如下:
处士街北入口
从南边看处士街的全貌
1.位于村中心,周边的魁星阁古建筑、供销合作商店、古菩提树都表明这里曾经是人员交流活动的集中场所,符合处士街商品交易中心的功能定位。
处士街位置示意图
文碧路中段菩提树和菜市场
2.石头周围有很多房子,基本都是分散在巷子周围。巷子口和里面的石头里还有比较完整的房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风貌。
处士街北入口的石屋
处士街残存的石墙
3.根据文字场景的描述,三文壁村位于苍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向的文碧路坡度较大,沿着文碧路走大约500米就到了巷子里,如文中所说“沿着山路爬上处士街”。
到达处士街的上坡路段
4.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一般来说,因为大理石不耐酸腐蚀,容易滑动,所以很少用于室外铺装。全村只有这条短短的路是用大理石铺成的,可能是特别的暗示。
处士街的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
5.大多数房子的正面都是门扇。数据显示,处士街的大部分房屋采用了“前店后厂”的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店铺设计。虽然门扇的材质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基本格局还是保留了下来。
处士街的大多数房子都有六扇前门
6.当地老人的证词可信。老人年近80,是当地村民。他告诉自己,他的家本来就在处士街,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是可信的证词。
三文壁村的大理石加工历史起源于唐宋。由于崇圣寺和三塔的修建,大量工匠聚集在当地,当地村民开始学习采矿和加工。到了近代,由于开采规模的扩大和民间流通的需要,在三文壁村一条砖石集中的村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石材交易中心。因为大理石最初大多用于建筑地基,所以被称为处士街。长约100米,宽约2米,从业人员超过30人,还有一些特许公司。作家季芳寻找大理石街可能是在1956年的西南部,当时处士街正处于全盛时期。
作家季芳
1957年成立大理石生产合作社,后改为三文壁大理石厂,实行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到文革前,代表个体户的处士街已经逐渐被压抑和抛弃。1999年,为了保护生态资源,苍山大理石被全面禁止开采。从那以后,所有需要加工的石头都来自其他地方。
三文碧村大理石一号厂房
大理种子公司大理石厂
三文壁村环保口号
目前三文壁村的大理石加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南滨江路两侧。在村子的中央,经常可以听到从高墙大院里传来的电锯和角磨机的嘶嘶声,而不是原来叮叮当当的斧凿声,偶尔还能从虚掩的门里瞥见堆积的石头。三文壁村和附近喧闹的大理古城相比,很少保持传统村落的安静,商业化也不多。一些学者建议在处士街周围挖掘和展示大理石文化,以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否则,处士街将很快消失在历史中。
街道旁堆积的大理石材料
大理石加工厂入口一瞥
三文壁村安静的街巷
写作路上菩提树下的照壁
[结束]
关注这个数字,你可以多看看80年代中小学语文名师揭秘的系列短篇小说和旅游景点探索:《江雪》 《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沁园春长沙》 《回韶山》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醉翁亭记》 《赵州桥》 《事事关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芙蓉楼送辛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鹿柴》 《捞铁牛》 《在艰苦的岁月里》 010 03010 010 0301010 《饲养员赵大叔》 《我和狮子》 《手》 《小马过河》 《老水牛爷爷》 《人桥》 《燕子》 《鸬鹚》 《背影》 《大森林的主人》 《避雨》 《火烧云》 《记金华的双龙洞》 《梅雨潭》 《鸟的天堂》 《黄河象》 《杨家岭的早晨》 《狼牙山五壮士》 《登鹳雀楼》 0103010
欢迎转发扩散和互动交流,以后还会有更多与中小学语文揭秘相关的文章发表。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