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生活都市网 >> 热词 >> 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模式(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模式(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发布于:2021-08-10 来源:网络转载


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强大的产业体系,构建了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因素正在汇聚成大湾区的创新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三大战略性转型:一是由低端产业转向战略产业中心;二是由区域服务转向世界服务中心;三是由世界制造转向世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既要在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空间组织作用,成为动力强劲的空间引擎,又要在国际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占据中心地位,力争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驾齐驱。

一、形成湾区专业服务优势

高度发达的湾区经济必然对专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深入实施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内地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旅游、投资合作提供专业服务。一是构建会展业协调机制。联合申办国际知名展会和综合展会,重点培育时尚消费、高端装备、海洋专业会展品牌,形成优势互补的会展集群,研究设立免税商品购物区,搭建与国际接轨的商贸业体系。二是加强法律、会计、建筑工程合作。支持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广东设立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大力支持港澳会计来广东创业发展。推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建设等领域对港澳地区扩大开放。整合粤港澳建筑服务业优势,联手开拓国际建筑承包市场。三是吸引港澳投资旅游资源和产品。重点合作开发邮轮、游艇旅游,共同打造区域游艇的重要中心和世界邮轮旅游航线。

二、实施“科技兴湾”战略

“科技兴湾”是湾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强湾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海洋高新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推广工作。二是创新湾区开发模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小资本对接大项目,大资本服务小企业”机制,推动民间资金转化创投资本、创投资本对接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探索构建“人才十项目”“创新十孵化”“资金十基金”等创业模式,打造创业创新湾区。三是推进海洋共性技术的标准化应用。积极开展岸线沙滩修复、红树林重构、海域增殖放流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扶持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节能减排型海洋保护产业。四是对标国际湾区标杆,鼓励引进世界500强,推动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大好机遇,针对当前跨国企业大项目引进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投资合作平台,以蓝色、高端、新兴产业为导向,打造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效益好的湾区产业集群。

三、打造湾区创新驱动新引擎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借鉴硅谷的成功经验,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加快“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带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高端集聚。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授权广东在与港澳科技合作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充分借鉴香港科技园公司在科技园区开发管理、企业引进、科技孵化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科技创新园区发展。支持在广东设立面向“一带一路”的国家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重点吸引信息技术、物联网、新材料等香港优势产业来广东开展联合研发攻关。二是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推动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和港澳重大科技成果在广东实现产业化,打造大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深化三方的产业对接能力,促进更多成熟的技术项目在广东转化落地。发挥港澳资金及科技优势,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基础,推进与港澳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合作,进一步拓展港澳的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广东制造”迈向“广东创造”。

粤港澳大湾区己经集聚了强大产业体系,构建了八大新兴产业形态,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八大产业。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依托共享湾区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和新兴经济形态中心。一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创新要素集聚,推动高端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进一步集中集聚,加快形成香港、深圳、东莞和广州自主创新产业带;二是建设“科技十金融”的创新体系,形成以中环和前海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中心,以深圳南山为核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金融科技的有机结合;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新建一批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战略新兴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

(作者吕福祥系中共郴州市委巡察组副组长)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