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生活都市网 >> 旅游 >> 南浔镇最原始的部分 没有相同的商店 恢复了江南水乡的风格

南浔镇最原始的部分 没有相同的商店 恢复了江南水乡的风格

发布于:2021-02-02 来源:网络转载

指南:

说起江南古镇,我们想到以周庄、同里、鲁直、西塘、乌镇、南浔为代表的江南六大古镇,它们已经成为中国江南最具代表性的城镇。江南六大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水乡古镇风貌和简单的吴侬软语民俗而闻名中外。关于江南古镇,印象最深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粉墙瓦马头墙”的建筑。这种规划模式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江南古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画面。

江南六大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中最具代表性的城镇,但也各有特色。简而言之,碧玉周庄、富土同里、直关、李梦西塘、水格乌镇、付嘉南浔,让我们对这江南六大古镇有了初步的印象。当我们走进这六个古镇时,我们会对它们的特点有更深的了解。江南六大古镇中,说起南浔,首先想到的是曾经的“富庶”。

自古以来,湖州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南浔镇,自宋代以来以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这里生产的丝绸成为当时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因此南浔成为江南典型的丝绸之乡。近代以来,南浔以上海开埠为契机,较早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在江浙一带,丝商们很好地抓住了商机,迅速崛起,这是有钱的一面,造就了“富庶的南浔”。南浔的丝商挺低调的。虽然他们很有钱,但从不张扬,从他们的古宅就能看出来。

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都是湖丝发家,但都知道财富不外露,所以老房子里都有高墙,外人窥探不到他们内部的奢华。南浔首富柳永修建的私家园林,俗称清末“四象”,江南园林临江园修建的小莲庄,让我们感觉他家的财富是无形的;素有“江南第一宅”之称的张世明故居、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颖园,是江南古镇中少有的中西合璧建筑。然而,如果你不走进大院,你只会看到高耸的墙壁,但你不会知道它们里面有一个新世界。

很多人对江南古镇都树立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似乎在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消失了。当我们走进江南众多的古镇时,有喧闹的画面,游客络绎不绝,同样的店铺门面。到了晚上,就是一家霓虹闪烁的酒吧,已经不是原来的江南古镇了。不过南浔镇还是保留了江南古镇最原始的部分。在其境内,沿河有——座建筑,具有独特的江南风情。没有统一的店铺门面,没有肩并肩的游客,却还原了江南水乡的风貌。

南浔镇的旅游景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故居、刘云梯等景点,也是南浔旅游景点最丰富的地区;第二部分由肖连庄和叶嘉组成

堂、文园等景点组成,是南浔古镇最为核心的部分;第三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偏离一点,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这一部分距离南浔古镇核心区域有一点距离,尤其是百间楼。

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长约400米。顾名思义,有楼房百间,是由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和仆人而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而得名“百间楼”。嘉庆年间张镇曾在其留存的诗词《浔溪渔唱》中赞美百间楼:“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在他的诗中,河道蜿蜒逶迤,百间楼依河而筑,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秀丽景色和水乡风貌。

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这里的建筑与南浔古镇其他两个景区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建筑没有极尽的奢华,而是简单而古朴。因为楼数量众多,所以在修建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防火、防晒,便于行人行走等等。这里的建筑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街道行人行走,而且雨天可避雨,夏季可遮阳。因为房屋众多,防火是相当严格的,所以百间楼的封火山墙也是必不可少的,选用的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不仅极富情趣,而且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百间楼,其建筑不但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和我们在其他的江南古镇看到的一样,这样一来不仅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不过,在很多江南古镇,这些画面都不复存在了,但是在南浔古镇百间楼却依然保存了下来,这里没有接踵而至的游客,也没有千篇一律的商店门面,也没有喧嚣的叫卖声,这里的百姓,依然会在河埠汲水和洗涤,这里是南浔古镇最为原始的部分,还原了江南水乡风貌。

标签: 江南 古镇 南浔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